工业废塑料桶再生利用现存问题与建议
(一)政策支持与企业发展鼓励不足
工业废塑料桶再生造粒后的塑料粒子,在去除危险废物特性且符合下游产品材料标准后,可用于生产危化品塑料包装桶、工业托盘、雨污水管道等,但目前再生塑料粒子在这些产品中的占比仅为 10% - 15%,利用率和范围提升空间大。国家虽有政策引导,如 2020 年 1 月相关部门联合发布的意见鼓励使用再生塑料,《“十四五”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》也明确相关举措,但各级政府和企业需进一步落实制度和政策,推动废弃塑料再生利用和环保型企业发展。
(二)质量标准与技术规范缺失
在工业废包装材料再生利用方面,虽有《废钢桶再生》团体标准,但废塑料包装材料再生利用缺乏国家标准、地方和行业通行标准。2021 年实施的《塑料 再生塑料 第 2 部分:聚乙烯(PE)材料》和 2018 年的《再生塑料颗粒通则》,均不适用于工业包装材料来源的再生塑料。危险废物来源废弃塑料再生过程及产品质量标准规范的缺失,导致生产环境污染和产品质量不统一。制定明确的再生塑料粒子质量标准,对提升行业水平和规范化管理意义重大。
(三)管理体系不健全
危废包装桶回用清洗时常用低沸点有机溶剂,会产生大量有机废气,存在安全隐患。2019 年至今,已报道 16 起涉及废包装桶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,不规范处置引发的爆炸火灾及环境二次污染事件频发。部分企业无许可资质,缺乏完善清洗再生设备及污染物收集处理设施,流程污染不受控且产品质量无法保证。即便规范企业,在废桶回收贮存场地、清理残留物、再生使用次数等管理方面也存在体系不健全问题。因此,迫切需要建立涵盖再生利用工艺、产品认证、环境安全、检验体系和人员培训等的全流程管理体系,推动行业规范化、标准化、系统化发展。